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风采
学会换位思考 转变角色定位
分享到:
作者:吴勤海  发布时间:2023-08-16 15:05:07 打印 字号: | |


天长法院围绕张军院长提出的“要把老百姓的难事当自己的家事来办,以‘如我在诉’的要求做好司法审判工作”展开了以“如我在诉”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下面来一起看看该院综合办干警的心得体会。

综合办 吴勤海

6 月27 日,最高人民法院张军院长在主题教育会上围绕“司法审判工作中的党性自觉”给全国法院党员干警上了一堂专题党课。党课要求“把群众的难事当作家事办”“只见公仆不见官”......其中要义,就是要求我们学会换位思考、转变角色定位。“如我在诉” 讲的就是身份角色的换位。当你对当事人态度不好时,想想假若换成你是什么滋味;当你办事推诿时,想想假若换成你是什么感受......我想每个人遇到上述情况时,肯定是滋味不好、感觉难受。所以我们应该学会换位思考,热情待人、公平对人、刚直正人。

学会换位思考,我们应热情待人。孔子说过“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古人的待客之道。我们现在有些干警对待当事人有时会喜怒于色,是位子摆得不正,没有把当事人当成朋友看待,自己遇到不开心、不顺心的事,把当事人当成发泄对象。与古人相比,岂不汗颜?假如我们热情待人,就会多一份宽容。我们平时办事时遇到别人对自己微笑相迎、热情相待、礼貌相送,即便事情未办成,自己心情也特好,也能对别人办不成事的理由表示理解和认可。假如我们热情待人,就会少一些矛盾。若你是一名调解员,平时接触案件时会发生许多纠纷从一语不和、待人不周等引发。这些纠纷中若有一方能注重待客之道,就不会引发。假如我们热情待人,就会减一些隔阂。若你是一名法官,接待当事人时,假如你不热情,当事人就会对你产生距离,就不会对你讲真心话、说真实想法,矛盾纠纷就难以化解。假如以上主体均反转,你会境界全新、收获更多。

学会换位思考,我们应公平对人。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排队等候、取号办事等情形,假如此时有人插队,肯定会引起你的反感和不悦,因为插队之人不讲规矩、破坏了秩序,引发不公。对于我们综合办来说,要保持公平对人,首先,依法依规处理。比如法警看管人犯时,人犯亲属想会见、送东西,就要讲明规定,一律加以拒绝,不能因为有人打招呼而法外开恩。其次,高效及时办理。对于案件退费,要做到应退尽退、及时清退、网上退费,为当事人提供尽可能的方便,而不应该设绊刁难。最后,公开透明办事。案件当事人或代理律师前来调阅卷宗,除涉密、涉商业秘密、涉个人隐私外,应做到应调尽调。

学会换位思考,我们应刚直正人。古人云“上行不正,下必效焉。”对于法院领导和部门负责人,应以身作则,当好示范表率,发挥好“头雁效应”,正所谓:“其身正不令而行。”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讲政治。法院既是政治性很强的业务机关,更是业务性很强的政治机关,我们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用最新政治理论武装头脑,才能不断增强“政治三力”,把党性自觉贯穿法院工作各过程、全方面。二是讲纪律。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做到心有所敬、言有所畏、行有所止。严格执行“三个规定”填报,不打招呼、不递材料、不问人情。三是讲规矩。面对多种诱惑,划定警戒线、隔离区,学会自觉抵制、自我免疫,干干净净做事,明明白白做人。


 

责任编辑:天长市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