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法院文化 > 法官风采
《人民法院报》:安徽法院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纪实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21-09-14 09:29:01 打印 字号: | |

    现场申请立案“最多跑一次”、诉讼费退费“一次不用跑”、面对面化解信访案件……安徽省三级法院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群众反映集中的普遍性问题,聚焦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中梳理出的顽瘴痼疾,着重抓源治本,改进司法作风,建立长效机制,提升人民群众的司法满意度。

立案:“最多跑一次”

    今年63岁的程某与淮南市某房产公司发生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于8月20日来到淮南市田家庵区人民法院起诉。诉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发现程某所提交的起诉材料不全,告知他只要把需补充的材料邮寄来就行,不用再跑来法院。

    8月23日,工作人员收到程某快递来的材料,当即为他办好立案手续,并将受理通知书、传票等文书通过人民法院送达平台,发送到程某的手机上。程某扫描受理通知书上的二维码,完成诉讼费缴纳。

    “我以为要跑好几次才能立上案,没想到田家庵区法院服务这么周到。”程某说。

    像程某这样到现场申请立案“最多跑一次”,早已在淮南市两级法院普及。今年3月,淮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出台《申请立案“最多跑一次”的规定》,明确要求全市两级法院,凡是当事人提交的立案材料不符合要求的,应一次性书面告知补正内容、期限。当事人可通过邮寄等方式向法院递交补正材料,无需再跑法院办理立案手续,从申请立案到办理立案手续“最多跑一次”。全市两级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均安排专人指导当事人使用安徽移动微法院、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提高在线诉讼参与率。

    诉讼服务是群众感受司法文明、体验公平正义的“第一窗口”,服务效率和水平直接影响人民法院的形象。

    今年4月,“加强全省法院现代化诉讼服务体系建设”被纳入安徽省“我为群众办实事”省级重点民生项目清单,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董开军带头认领办实事项目,发挥领衔督办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大办实事项目落实力度。

    安徽高院立案一庭出台《“我为群众办实事”八项举措》和《诉讼服务“一次性告知”清单》,要求全省法院通过“四深化四畅通”以及对9项诉讼事项作一次性提示,进一步畅通现场立案、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等诉讼服务渠道,推动诉讼服务“一次办结”改革。当事人通过安徽法院诉讼服务网、安徽移动微法院申请网上立案,只要符合立案登记制的受案范围的,即可实现“一次不用跑”,让人民群众切实体会到诉讼服务的高效便捷。

    全省法院诉讼服务中心统一设立老年人服务窗口,加强诉讼服务指引和辅导,帮助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提供快捷诉讼服务。

    针对部分法院12368诉讼服务热线接通率偏低的问题,从6月起,安徽高院每月对全省法院12368热线“一号通办”工作情况进行通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人员,限时作出整改。不断提升“一号通办”的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咨询、查询、预约、转办等六类服务。

    截至7月底,安徽移动微法院、安徽法院诉讼服务网接收网上立案申请167128件,跨域立案3253件;安徽法院诉讼服务质效2.0版评估综合得分90.07分,位居全国第三位。

退费:“一次不用跑”

    原告冯某诉被告天长某机械电子公司民间借贷纠纷一案,经天长市人民法院审理,判决被告偿还原告借款本金132万元及利息,案件受理费由原告承担6120元,被告承担1.6万余元。8月11日,一审判决生效,承办法官、财务人员登录滁州市法院“001”系统进行确认,冯某起诉时预交诉讼费2.2万余元,8月19日就收到应退的1.6万余元。此举实现案件生效后15日内,当事人不用交手续、不用跑法院,自动退费到当事人账户。

    “我给冯女士代理过多起案件,过去两三个月才能退回诉讼费是常事。”冯某的代理人叶律师说,“现在不到10天就自动退回,很快,很便捷,这是实实在在便民利民,我们非常满意。”

    据统计,天长法院自从今年7月24日上线运行“001”系统以来,一个月时间办理退费247笔,累计退费61.31万元。

    诉讼费退费不及时一直饱受当事人诟病。为解决这一顽瘴痼疾,安徽高院研究制定《安徽法院系统诉讼费退费不及时问题专项整治方案》,主动会商安徽省财政厅制定《安徽省人民法院诉讼费退付管理暂行办法》,通过优化诉讼费退付办理流程,加强信息化应用管理,健全资金保障机制,严格办理责任落实,有效提升退付效率。全省法院共完成退费金额6.82亿元。

    为防止诉讼费退费边清边积,形成抓源治本长效机制,滁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着力从根源解决问题,在全国法院率先自主研发诉讼费用“001”系统(0距离、0手续、1键办),通过流程管控,真正做到当事人无需来法院申请、诉讼费用自动结算、实时到账,确保诉讼费用应交尽交、应退尽退。该系统将审判流程与审判事务性工作紧密串联,一揽子解决了裁判文书上网、卷宗归档等流程不及时,案件生效日期确定难、文书送达流转慢、执行立案需要提供生效证明信息等问题。

信访:实打实化解矛盾

    信访工作是社情民意的晴雨表,执行信访工作的成效是服务群众、提升执行公信力的重要指标。

    今年年初,安徽高院聚焦执行工作的问题短板、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在全省法院开展“执行信访化解年”活动,全面排查执行信访积案,重点化解久拖未决、久访未息的执行信访积案。安徽高院将所有执行信访案件材料全部录入执行申诉信访案件办理系统,强化系统对执行信访案件的节点管控、超期提醒、及时督办功能,监督相关法院按照流程节点要求办理,努力做到件件抓落实,件件有回音。

    安徽高院对重点执行信访案件,进行交叉评查,逐案形成评查整改报告。厘清信访具体诉求的正当性,解决合法的、正当的诉求,拒绝不正当、不合法的诉求。今年以来,全省法院已核销上级法院下发的执行信访案件100件,办结省高院立案监督的执行信访案件61件,让群众在执行工作中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

    安徽高院把执行案款清理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大事来抓,开展执行款清理发放整治。全省法院对执行款专户上的所有执行款进行清理,逐案逐笔建台账,督促及时发放、认领,做到应发尽发。对暂不具备发放条件的,全部履行了暂缓发放审核手续。全省法院共清理发放执行案款101.82亿元,用真金白银兑现胜诉权益。

    安徽高院还组织全省法院开展“矛盾纠纷排查月”“领导干部接访周”活动,先后排查出189件重点涉诉信访风险隐患。全省法院共有351名领导干部通过开门接访、带案下访、与相关部门联合接访等方式,与涉诉信访群众面对面交流,接访709批次,对接访表示满意468批次,实质化解信访案件107件,促进矛盾纠纷实质化解,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原标题:抓源治本 长治长效

——安徽法院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纪实

——原文载于《人民法院报》2021年9月12日第01版  记者:周瑞平


 
责任编辑:天长市人民法院